来源:考试1002025-08-18 13:11:56阅读数:3334
一、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哪些科目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客观题)、“安全生产管理”(客观题)、“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客观题)、“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主客观题)4个科目。其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基础”为公共科目,“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为专业科目。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科目分煤矿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化工安全、金属冶炼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和其他安全7个专业类别。
对于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四个科目的学习,是有较为科学的备考顺序:法规→管理→技术→实务。
备考理由:
首先开始法规科目学习,法规科目的考试内容大部分以法律条文为主,属于“万变不离其宗”的考法。对于《法规》科目,大家需要做到:熟悉的法条不丢分,认识的法条能拿分,陌生的法条会蒙分。
有了一定法规学习基础后,再学习安全生产管理,你会发现:管理与法规这两个科目有相当一部分知识点是重叠的。的确,管理科目中有40%的内容来源于法规科目,所以,法规当中考察的重点也会是管理当中考察的重点。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是最难的科目,可以稍晚开始复习,但不能晚于5月,保证每日1-2小时的复习时间,注意细节,理解基础上强制记忆。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考试科目内容涉及法规、管理、技术三个科目,因此,可以在最后开始复习,留出一个月背诵时间,大家可以做题为主,一定要形成题感。
备考周期:6个月(180天)
第一阶段:基础学习(80天)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0天):每天2小时,系统学习教材章节,重点掌握《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核心法规,结合真题标注高频考点,整理法条中的数字、责任主体等易考点。
《安全生产管理》(25天):每天2.5小时,理解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等理论,梳理章节逻辑框架,结合案例理解“三同时”“应急预案”等实操内容,配套做章节练习题。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20天):每天2小时,重点攻克机械、电气、特种设备等安全技术,通过图示记忆设备原理和防护措施,针对化工、建筑等专业场景分类整理技术要点。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15天):每天2小时,通读所选专业教材,熟悉案例题型,结合前3科知识初步分析简单案例,总结高频案例场景(如事故调查、应急处置)。
第二阶段:强化提升(60天)
法规与管理联动(25天):每天3小时,交叉复习两科高频考点,针对法规中与管理相关的条款(如责任制、培训要求)对比记忆,做近5年真题,分析错题涉及的法条和管理逻辑。
技术与实务结合(25天):每天3小时,用技术知识解析实务案例中的技术缺陷,如通过电气安全技术分析触电事故原因,归纳实务中常见的技术类问答模板(如防护措施、操作规范)。
跨科综合训练(10天):每天2小时,做模拟套题,训练在不同科目知识间快速切换的能力,重点记录跨科关联考点(如法规条款在管理措施、技术方案中的体现)。
第三阶段:冲刺攻坚(40天)
真题实战(20天):每天3小时,按考试时间做近3年全套真题,严格计时,做完后逐题分析,统计各科目错题率,针对高频错题对应的章节回头复习,强化薄弱环节。
实务专项突破(15天):每天3小时,集中训练案例分析题,总结答题模板(如事故原因从“人、机、环、管”四方面作答),背诵专业术语和法规依据,模拟阅卷标准规范答题格式。
查漏补缺(5天):每天2小时,翻看前两阶段整理的错题本和考点笔记,快速回顾所有科目核心知识点,重点记忆易混淆内容(如不同法规中的处罚标准、相似技术的适用场景)。
考前模拟能起到考查自己复习进度、磨练答题技巧、调节应试心理的作用,对你备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万众瞩目的「万人模考」第二期来了!点击下图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