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1.【单选题】某省甲市乙县和丙市丁县的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乙县和丁县的村民住宅被冲垮、20人被埋压,调查发现,山体滑坡因乙县某采石场违规放炮采石导致。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负责此次山体滑坡事故应急工作的是( )。
  • A .甲市和丙市人民政府
  • B .省应急管理部门
  • C .乙县人民政府
  • D .乙县和丁县人民政府
  • 参考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 2.【单选题】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下列设备中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
  • A.游乐园的过山车
  • B.库房使用的叉车
  • C.工地使用的铲车
  • D.景点使用的电动观光车
  • 参考答案:C
  • 解析:《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条规定,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 3.【单选题】依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发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央企业的总公司、总厂或者集团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核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
  • B.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和中央企业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核,由省级安全监管局负责
  • C.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的考核,由生产经营单位按照省级安全监管局公布的考核标准,自行组织考核
  • D.接受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的,由考核部门在考核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颁发相应的证书
  • 参考答案:D
  • 解析:接受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的,由考核部门在考核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颁发相应的证书。D错误。
  • 4.【单选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分包单位向(  )负责,服从(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 A.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
  • B. 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
  • C. 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
  • D.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 参考答案:A
  • 解析:建筑施工企业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故选A。
  • 5.【多选题】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发生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97.2万元。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西省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做好救援救治、善后处置等工作,尽快查明原因,深刻汲取教训,严肃追究责任。依据有关规定,事故的责任追究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具体指( )
  •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 B.事故责任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
  • C.事故责任者没有定罪不放过
  • D.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 E.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 参考答案:ABDE
  • 解析:国家对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是:(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3)责任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4)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 6.【单选题】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 )km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 A.30
  • B.40
  • C.60
  • D.70
  • 参考答案:D
  • 解析: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km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故本题应选择D选项。
  • 7.【多选题】人民法院发现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在作出裁定前可以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
  • A.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
  • B. 被执行人拒绝执行的
  • C.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
  • D. 被执行人提出异议的
  • E. 其他明显违法并伤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 参考答案:ACE
  •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八条人民法院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裁定前可以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①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②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③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 8.【单选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是( )。
  • A.李某在公司上班期间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三天后死亡
  • B.王某下班乘公交车回家途中,因公交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 C.张某调任新的工作岗位后,因工作压力大患抑郁症自杀死亡
  • D.贾某在公司上班期间因过量饮酒,经抢救无效三天后死亡
  • 参考答案:B
  • 解析: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选项B正确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选项A错误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等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选项C、D错误
  • 9.【单选题】依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关于试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 B.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 C.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1年
  •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227-228 C项错误,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三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的,试用期≤一个月; 一年 ≤ 劳动合同期限<三年的,试用期≤二个月; 三年≤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六个月。
  • 10.【单选题】某建筑公司仓库突发火灾,该公司副总经理马某为减少经济损失,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强令员工李某进入着火的仓库搬出存放的沥青卷材,并称若李某不服从安排就予以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该公司与李某之间劳动合同的履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应当服从马某安排,立即进入仓库搬运沥青卷材
  • B.李某可以不服从马某安排,并立即解除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但应当事先告知该公司
  • C.李某可以不服从马某安排,并立即解除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但无权获得经济补偿
  • D.李某可以不服从马某安排,并立即解除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该公司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228-230 ABC项错误,D项正确,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11.【单选题】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不包括( )。
  • A.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 B.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 C.工伤职工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 D.用人单位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 参考答案:D
  • 解析: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①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②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③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④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⑤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安全生产管理
  • 1.【单选题】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 )实施监督管理。
  • A.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共同
  • B.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请示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后
  • D.委托下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参考答案:B
  • 解析: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其负责监督管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委托下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 2.【单选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中,下列不属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是( )。
  • A.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 B.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 C.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D.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48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3.【单选题】某地一化工厂非法生产偶氮二异丁腈过程中发生爆炸燃烧。企业员工9人当场死亡,令造成5名周围群众不同程度受伤及生产装置被毁。事后在进行经济损失统计时,死亡人员丧葬及抚恤费用350万元、歇工工资30万元、工作损失220万元、5名群众医疗费35万元、民事诉讼赔偿120万元、化工设备损毁900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0万元。根据以上数据,该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 A.535
  • B.1435
  • C.1445
  • D.1655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325-326 题干中死亡人员丧葬及抚恤费用350万元、歇工工资30万元、5名群众医疗费35万元、民事诉讼赔偿120万元、化工设备损毁900万元为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435万元。
  • 4.【单选题】甲企业拟将一废弃厂房的拆除工程发包给乙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甲企业无须审核乙企业的(  )。
  • A.拆除工程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
  • B.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
  • C.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D.近2年安全施工记录
  • 参考答案:C
  • 解析:业务资质审查应提供的资料包括:①承包商准入审查表。②有效的企业资信证明,如有效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证明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开户许可证、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等。③企业资质证明,如施工资质证书、特种作业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④其他应提供的资料,如近期业绩和表现等有关资料。 安全资质审查应提供的资料包括:①承包商安全资质审查表。②安全资质证书,如安全生产许可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③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名单及证书。④企业近两年的安全业绩,包括施工经历、重大安全事故情况档案、事故发生率及原始记录、安全隐患治理情况档案等。⑤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有效评审报告。
  • 5.【单选题】2019年12月10日,某热力公司供热锅炉发生故障。故障抢修过程中,发现锅炉房桥式起重机主钩抱闸故障,存在溜钩现象。由于起重设备厂家人员不能及时到场,工作负责人急于恢复供热,安排检修工甲站在桥式起重机主钩抱闸处,采用扳手配合制动。起吊过程中,抱闸闸箱突然破裂,一碎片击中甲的头部,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 该事 故的类别为( )
  • A.物体打击事故
  • B.起重伤害事故
  • C.其他伤害事故
  • D.机械伤害事故
  • 参考答案:B
  • 解析: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 6.【单选题】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某安全评价机构组织了一场现场研讨会,对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原则进行了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当装置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 B.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区域,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 C.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以独立库房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 D.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不应以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 参考答案:D
  • 解析:本题考核知识点为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及分级方法。 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储存单元: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 7.【单选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直观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某公司从国外引进了新的生产工艺,目前该工艺国内没有,在辨识该工艺的危险、有害因素能采用的方法是( )。
  • A.对照法
  • B.故障假设分析法
  • C.事故树分析法
  • D.安全检查表法
  • 参考答案:C
  • 解析: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
  • 8.【单选题】某电网维修站副值班员未办理操作票直接进入高压配电室准备进行倒闸操作,站长发现其站在错误的设备隔间,立即叫停操作,避免了一起触电事故发生。站长针对上述行为提出,虽然此次操作未造成事故,但如果没有及时制止,后果不可想象。站长这一说法符合预防原理及原则中的( )。
  • A.动态相关原则
  • B.偶然损失原则
  • C.弹性原则
  • D.本质安全化原则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17 本题考查的是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的后果及其危害程度是随机的、偶然的,并且无法预测。本题中此次操作未造成事故,但如果没有及时制止,后果不可想象体现了偶然损失原则,故本题选B。
  • 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是( )。
  • A.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 B.常规检查法
  • C.安全检查表法
  • D.仪器检查法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119 选项A可以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但不是一种安全检查的方法。安全检查的方法有3种: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
  • 10.【单选题】某危险化学品企业脱硫装置需要进行设备改造,需要将手动阀门更换为电子阀。作业前需要对相应管段的前后进行加盲板的封堵作业。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针对该作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作业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应预先绘制盲板位置图,对盲板进行统一编号,并设专人统一指挥作业
  • B.作业前,应调整系统管道压力至正常工作压力,保持作业现场通风良好,并设专人监护
  • C.距盲板抽堵作业地点30m内不应有动火作业
  • D.该管线涉及硫化氢,进行作业时应佩戴移动式气体检测仪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133-134 作业前,应降低系统管道压力至常压,保持作业现场通风良好,并设专人监护 在涉及硫化氢、氯气、氨气、一氧化碳及氰化物等毒性气体的管道、设上进行作业时,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佩藏移动式气体检测仪。
  • 11.【单选题】某制造企业在进行生产车间人员岗位调整时,充分考虑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技术精湛、能力突出的员工被安排到关键技术岗位,而新入职、能力相对较弱的员工则先安排在辅助性岗位进行学习和锻炼。这种做法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
  • A.封闭原则
  • B.能级原则
  • C.行为原则
  • D.安全第一原则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15-17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安全原理。 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能级原则。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 1.【单选题】司索工安全操作技术,挂钩起钩操作错误的是( )
  • A.吊钩要位于被吊物重心的正上方
  • B.吊物高大需要垫物攀高挂钩、摘钩时,司索工脚踩圆木做脚踏物
  • C.在确认吊挂完备,所有人员都离开站在安全位置以后,才可发起钩信号
  • D.起钩时,地面人员不应站在吊物倾翻、坠落可波及的地方
  • 参考答案:B
  • 解析:吊钩要位于被吊物重心的正上方,不准斜拉吊钩硬挂,防止提升后吊物翻转、摆动;吊物高大需要垫物攀高挂钩、摘钩时,脚踏物一定要稳固垫实,禁止使用易滚动物体(如圆木、管子、滚筒等)做脚踏物。攀高必须佩戴安全带,防止人员坠落跌伤;挂钩要坚持“五不挂”,即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等,将安全隐患消除在挂钩前;当多人吊挂同一吊物时,应由一专人负责指挥,在确认吊挂完备,所有人员都离开站在安全位置以后,才可发起钩信号;起钩时,地面人员不应站在吊物倾翻、坠落可波及的地方;如果作业场地为斜面,则应站在斜面上方(不可在死角),防止吊物坠落后继续沿斜面滚移伤人。
  • 2.【单选题】甲烷的爆炸极限为( )
  • A.1.4%~7.6%
  • B.1.5%~8%
  • C.5%~15%
  • D.5%~20%
  • 参考答案:C
  • 解析:爆炸极限分为爆炸浓度极限和爆炸温度极限。后者很少用到,通常所指的都是爆炸浓度极限。该极限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蒸气、薄雾或粉尘、纤维与空气形成的能够被引燃并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该范围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例如,甲烷的爆炸极限为5% -15% ,汽油的为1. 4% -7.6% ,乙炔的为1. 5% -82% 等。
  • 3.【单选题】游乐设施常见的以弹簧和聚氨酯材料等为缓冲元件的缓冲器为( )。
  • A.蓄能型缓冲器
  • B.耗能型缓冲器
  • C.油压缓冲器
  • D.电磁波缓冲器
  • 参考答案:A
  • 解析:游乐设施常见的缓冲器分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主要以弹簧和聚氨酯材料等为缓冲元件,耗能型缓冲器主要是油压缓冲器。
  • 4.【单选题】金属切削机床存在的机械危险不包括(  )。
  • A.卷绕和绞缠
  • B.飞出物打击的危险
  • C.物体坠落打击的危险
  • D.振动危险
  • 参考答案:D
  • 解析:机械危险:1.卷绕和绞缠;2.挤压、剪切和冲击;3、引入或卷入;4、飞出物打击的危险;5、物体坠落打击的危险;6、形状或表面特征的危险;7、滑到、绊倒和跌落危险。
  • 5.【多选题】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在设备和系统里或在其周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常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措施。下列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
  • A.惰性气体通过管线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进行连接供危险时使用
  • B.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使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
  • C.可燃固体粉来输送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
  • D.易燃液体输送时,采用惰性气体作为输送动力
  • E.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仪表等采用充氨负压保护
  • 参考答案:ABCD
  •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惰性气体保护。 选项A:将惰性气体通过管线与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储槽等连接起来,在万一发生危险时使用。 选项B: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使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 选项C:可燃固体物质的粉碎、筛选处理及其粉末输送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覆盖保护。 选项D:易燃液体利用惰性气体充压输送。 选项E:在有爆炸性危险的生产场所,对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仪表等采用充氮正压保护。
  • 6.【单选题】省煤器(热交换器)利用热烟气对其内部介质进行加温属于锅炉汽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以下针对省煤器损毁事故的说法及要求正确的是( )。
  • A.省煤器损坏时,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小于蒸汽流量
  • B.省煤器损坏时伴随烟道内爆鸣异响,排烟温度及排烟阻力下降
  • C.省煤器损坏时必须停炉进行修理
  • D.运行中的省煤器损毁,可能由于烟速过快或含灰量过大导致的飞灰磨损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164 省煤器损坏时,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锅炉水位下降,过热蒸汽温度上升;省煤器烟道内有异常声响,烟道潮湿或漏水,排烟温度下降,烟气阻力增大,引风机电流增大。省煤器损坏时,如能经直接上水管给锅炉上水(可分式省煤器),并使烟气经旁通烟道流出,则可不停炉进行省煤器修理,否则必须停炉进行修理。
  • 7.【单选题】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泄压设施,对存在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空气的甲类厂房,宜采用轻质屋面板全部或局部作为泄压设置,该轻质屋面板的单位面积质量不宜超过( )
  • A.60kg/㎡
  • B.90kg/㎡
  • C.75kg/㎡
  • D.45kg/㎡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286-287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1)地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 (2)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3)作为世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的质量不宜大于60kg/㎡。 (4)屋顶上的世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 (5)厂房的泄压面积宜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时,宜将建筑划分为长径比不大于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9111459522535483ad-3751d91cee60/20240911102001ab49.png" style="width:100%;"/>
  • 8.【单选题】蓄力器是锻压机械的重要部件,其设置应能保证自身运行、拆卸和检修等各项工作的安全设施,因此蓄力器应设置( )。
  • A.截止阀
  • B.安全阀
  • C.减压阀
  • D.止逆阀
  • 参考答案:B
  • 解析: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安全阀必须由技术检查员加铅封,并定期进行检查。
  • 9.【单选题】危险品生产厂房中,采用抗爆间室时不符合规定的有( )
  • A.抗爆间室之间或抗爆间室与相邻工作间之间不应设地沟相通
  • B.抗爆间室的墙应高出厂房相邻屋面不少于0.5m
  • C.抗爆间室门的开启应与室内设备动力系统的启停进行联锁
  • D.当输送没有燃烧爆炸危险物料的管道必须通过或进出抗爆间室时,不应穿墙通过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294-303 危险品生产厂房中,采用抗爆间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抗爆间室之间或抗爆间室与相邻工作间之间不应设地沟相通。 ②输送有燃烧爆炸危险物料的管道,在未设隔火隔爆措施的条件下,不应通过或进出抗爆间室。 ③当输送没有燃烧爆炸危险物料的管道必须通过或进出抗爆间室时,应在穿墙处采取密封措施。 ④抗爆间室的门、操作口、观察孔和传递窗的结构应能满足抗爆及不传爆的要求。 ⑤抗爆间室门的开启应与室内设备动力系统的启停进行联锁。 ⑥抗爆间室的墙应高出厂房相邻屋面不少于0.5m。
  • 10.【多选题】粉尘爆炸过程与可燃气爆炸过程相似,但爆炸特性和影响因素有区别。关于粉尘爆炸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粉尘爆炸感应期比气体爆炸感应期短
  • B .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产生的破坏程度小
  • C .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比气体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小
  • D .粉尘爆炸存在不完全燃烧现象
  • E .粉尘爆炸后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 参考答案:CDE
  • 解析:粉尘爆炸有以下特点: (1)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2) 爆炸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面向中心燃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长得多。 (3) 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因为粉尘初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将堆积的粉尘扬起,悬浮在空气中,在新的空间形成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加之外围粉尘迅速填补第一次爆炸形成的负压区,而飞散的火花和辐射热成为点火源,引起第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4) 粉尘有不完全燃烧现象。在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及粉尘(如塑料粉)自身分解的有毒气体,会伴随中毒死亡的事故。
  • 11.【单选题】特种设备中,压力管道是指公称直径>50 mm并利用一定的压力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道。下列介质中,必须应用压力管道输送的是( )。
  • A.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输送压力<0.1 MPa(表压)的气体
  • B.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化气体
  • C.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 D.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 参考答案:D
  • 解析:压力管道的使用范围: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气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 mm的管道。
◆煤矿安全
  • 1.【单选题】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分为(  )。
  • A.通风排尘、湿式作业、密闭尘源、清除落尘、个体防护
  • B.通风排尘、湿式作业、密闭尘源、净化风流、个体防护
  • C.通风排尘、水幕净化、密闭尘源、清除落尘、个体防护
  • D.通风排尘、水幕净化、密闭尘源、净化风流、个体防护
  • 参考答案:B
  • 解析: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分为通风排尘、湿式作业、密闭尘源、净化风流、个体防护及一些特殊的除降尘措施;水幕净化为净化风流中的一种;清除落尘为限制煤尘爆炸范围扩大的措施。
  • 2.【单选题】防止引燃煤尘爆炸的措施有( )。
  • A.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除明火的规定
  • B.机械作业
  • C.除静电设施
  • D.消除机械静电
  • 参考答案:A
  • 解析:井下能引起煤尘爆炸的着火源有电气火花、摩擦火花、摩擦热、煤自燃而形成的高温点、爆破作业出现的爆燃以及瓦斯爆炸所产生的高温产物等。消除这类着火源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保持矿用电气设备完好的防爆性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电气设备失爆现象;选用非着火性轻合金材料避免产生危险的摩擦火花;胶带、风筒、电缆等常用的非金属材料必须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采用阻化剂、凝胶或氮气防止煤柱、采空区残留煤发生自燃;加强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
  • 3.【不定项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 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该煤矿原煤产量为39156.3t,其中一号井35675.3t,煤矿定员550人。此次事故发生在该煤矿一号井。
  • A煤矿属于个体私营企业,2014年8月开始筹建。2015年4月,一号井和二号井同时开工建设;2016年12月,该省煤炭工业局同意建设该煤矿。该矿未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未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因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通风设施不合格,矿井漏风严重,放炮后涌出的瓦斯和掘进作业点溢出的瓦斯致使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因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供电电缆绝缘损坏,造成芯线短路,产生火花,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5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60万元。
  •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以下问题(共10分,每题2分,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 参考答案:C
  •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 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
  • B.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 C.防止一定浓度的氧气积聚
  • D.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 参考答案:C
  • 解析: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包括:①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②严格执行瓦斯制度;③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④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 5.【单选题】下列关于煤矿井下架空乘人装置安全要求,错误的是( )。
  • A.驱动轮轮衬磨损余厚不小于原厚度1/3,否则应及时更换
  • B.滑动尾轮架距滑动导轨的极限位置不小于500mm,否则要考虑更换钢丝绳
  • C.钢丝绳每天至少检查一次
  • D.架空乘人装置每天检修时间不得少于1h
  • 参考答案:D
  • 解析:架空乘人装置每天检修时间不得少于2h。
  • 6.【单选题】为防止爆破作业过程中发生雷管或炸药意外爆炸,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下列制作起爆药卷和装药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手拉管体拽出单个电雷管
  • B.用电雷管扎眼,并由药卷的顶部装入
  • C.用木质或竹质地棍将药卷推入炮孔并捣实
  • D.将炮眼内的各药卷彼此密接
  • 参考答案:D
  • 解析:A选项错误。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当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 B选项错误。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 C选项错误。装药前,必须首先清除炮眼内的煤粉或者岩粉,再用木质或者竹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者捣实。
  • 7.【单选题】当( )时,必须采取瓦斯治理技术进行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治理。
  • A.通风所允许的瓦斯涌出小于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 B.通风所允许的瓦斯涌出大于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 C.通风所允许的瓦斯涌出等于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 D.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
  • 参考答案:A
  • 解析:当回采工作面所开采的煤层有突出危险性或在给定的日产量条件下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通风所允许的瓦斯涌出时,必须采取瓦斯治理技术措施。
  • 8.【单选题】硅肺病(矽肺病)是由于吸入( )较高的岩尘而引发的尘肺病。
  • A.游离二氧化硅
  • B.煤尘和含游离二氧化硅
  • C.煤尘
  • D.粉尘
  • 参考答案:A
  • 解析:由于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发的尘肺病称为矽肺病。
  • 9.【单选题】粉尘具有荷电性,其来源是煤岩在粉碎中因摩擦而带电,或与空气中的离子碰撞而带电,下列不会影响尘粒的电荷量的包括( )。
  • A.尘粒的大小
  • B.温度
  • C.湿度
  • D.粉尘浓度
  • 参考答案:D
  • 解析:粉尘粒子可以带有电荷,其来源是煤岩在粉碎中因摩擦而带电,或与空气中的离子碰撞而带电,尘粒的电荷量取决于尘粒的大小并与温湿度有关,温度升高时荷电量增多,湿度增高时荷电量降低。
  • 10.【单选题】采区设计由采区设计说明书和采区设计图两部分组成,采区设计图不包括( )。
  • A.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
  • B.交岔点平面
  • C.巷道断面图
  • D.钻孔、探巷柱状图
  • 参考答案:D
  • 解析:采区设计由采区设计说明书和采区设计图两部分组成,采区设计图一般包括: ①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及剖面图。 ②采区生产系统图。 ③采区车场平面图、剖面图及线路坡度图。 ④交岔点平面、断面图。 ⑤巷道断面图。 ⑥采区硐室图。 ⑦采煤方法图(包括层面图及剖面图)。
  • 11.【单选题】老窑水一般存储量较小,只有几吨或几十吨,但一旦意外接近或溃出,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窑积水的主要防治方法就是(  )。
  • A.探放
  • B.排水
  • C.堵水
  • D.截水
  • 参考答案:A
  • 解析:老窑和地方矿井多为复杂的矿区,分管安全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必须了解掌握本矿井周围的老窑积水分布情况、各片积水与本矿井各采区之间的隔离情况,并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有关图件,全盘安排开拓部署和采掘工程。简单地讲,老窑积水的主要防治方法就是探放。但放与不放,何时探放,怎样探放,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需要从安全生产的全局出发,根据矿井和老窑积水的具体条件,权衡利弊,作出战略性决策和安排。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 1.【单选题】尾矿库在正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必须对某些参数进行控制,下列其应当控制的参数中不包括(  )。
  • A.尾矿堆积坝外坡比
  • B.尾矿坝不同堆积标高时,库内控制的正常生产水位
  • C.上游式堆存尾矿库应控制尾矿压滤后的尾矿含水率
  • D.尾矿坝不同堆积标高时的控制浸润线
  • 参考答案:C
  • 解析:尾矿库在生产运行中,必须对以下安全运行控制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1)尾矿库设计最终堆积标高、最终坝体高度、总库容。 (2)尾矿堆积坝外坡比。 (3)尾矿坝不同堆积标高时,库内控制的正常生产水位、调洪高度、安全超高、防洪高度、沉积滩坡度及最小干滩长度等。 (4)尾矿坝不同堆积标高时的控制浸润线。 上游式尾矿库还应控制尾矿流量、粒径和浓度等参数。 中线式和下游式尾矿库应控制沉砂的控制粒径、产率和含水量等参数。 干式堆存尾矿库应控制尾矿压滤后的尾矿含水率、排放厚度和压实指标等参数。 采用一次性筑坝的尾矿库应控制坝高、坝顶宽度、坡比、调洪高度、安全超高和放矿要求等参数。
  • 2.【单选题】矿石、岩石的性质包括(  )。 ①坚固性;②稳固性;③结块性;④氧化性;⑤自燃性;⑥碎胀性;⑦弹性。
  • A.①④⑤⑥⑦
  • B.①②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⑤⑥⑦
  • D.①②③⑥⑦
  • 参考答案:B
  • 解析:矿石、岩石的性质包括:①硬度:抵抗工具入侵的性能,是微观指标。②坚固性:在综合外力作用下保持整体性能的指标(抗拉抗剪抗压抗冲击),是宏观指标,f=0.01R。③稳固性:是矿石、岩石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④结块性:经开采后,松散的矿岩受湿受压固结粘连的性能。⑤氧化性:硫化物矿石,遇空气发生氧化反应。⑥自燃性:含硫18%的硫化矿石遇空气容易自燃引起火灾。⑦碎胀性:矿岩经开采松散后体积增大的性能。碎胀性的大小用碎胀系数(也称松散系数)描述。松散系数与岩石类型有关,变化为1.8~1.2。⑧弹性:抵抗变形和变形后恢复原始形状的能力。⑨塑性:受外力作用变形的能力。⑩脆性:破坏离析解体的性能,破坏形式为断裂破坏。
  • 3.【单选题】露天爆破的警戒范围由( )。
  • A.爆破员确定
  • B.领导确定
  • C.爆破设计确定
  • D.经验确定
  • 参考答案:C
  • 解析: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6.7.1.2规定,爆破警戒范围由设计确定;在危险区边界,应设有明显标识,并派出岗哨。
  • 4.【单选题】矿山电力负荷分为3级。其中,因中断供电将造成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使重点企业大量减产,因而给国民经济造成较大损失的负荷属于(  )。
  • A.一级负荷
  • B.二级负荷
  • C.三级负荷
  • D.四级负荷
  • 参考答案:B
  • 解析:矿山电力负荷可分为: ①一级负荷:因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从而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②二级负荷:因中断供电将造成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使重点企业大量减产,因而给国民经济造成较大损失。 ③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福利设施为三级负荷。
  • 5.【单选题】以下对尾矿库相关安全管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 (1)对不再进行排尾作业的尾矿库,应按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有关规定,在一年内完成闭库。 (2)只要尾矿坝的最小安全超高和尾矿库的最小干滩长度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该库就属正常库。 (3)尾矿库使用到最终设计高程前一年,应进行闭库设计。 (4)尾矿坝的闭库设计应当包括安全设施设计。
  • A.(1)(2)
  • B.(1)(3)
  • C.(1)(4)
  • D.(2)(3)
  • 参考答案:A
  • 解析:(1)《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尾矿库运行到设计最终标高或者不再进行排尾作业的,应当在一年内完成闭库。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闭库的,应当报经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延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2)《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中第12.5款对正常库进行了描述,尾矿库同时满足下列工况的为正常库:①尾矿库在最高洪水位时能同时满足设计规定的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的要求。②排水系统各构筑物符合设计要求,工况正常。③尾矿坝的轮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稳定安全系数及坝体渗流控制满足要求,工况正常。④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健全。 (3)《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尾矿库运行到设计最终标高的前12个月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闭库前的安全现状评价和闭库设计,闭库设计应当包括安全设施设计。
  • 6.【单选题】调洪演算的目的是根据既定的排洪系统确定所需的调洪库容及泄洪流量。其中,一般用于尾矿库排洪设施排洪能力的估算方法是(  )。
  • A.推理公式法
  • B.近似公式法
  • C.综合单位线法
  • D.水量平衡法
  • 参考答案:B
  • 解析:近似公式法一般用于尾矿库排洪设施排洪能力的估算,尾矿库准确的调洪演算应采用水量平衡法进行计算。当尾矿库调洪库容大于一次24h洪水总量时,洪水排出时间应小于72h。
  • 7.【单选题】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区或规划区,由于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各类地质灾害事情。影响矿山生产活动的自然和地质灾害不包括(  )。
  • A.泥石流
  • B.山体崩塌
  • C.土地沙漠化
  • D.地震
  • 参考答案:C
  • 解析:影响矿山生产活动的自然和地质灾害包括: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滚石、地震、台风、海啸、暴风雪、雷电、放射性等。
  • 8.【单选题】某地新建一大型铁矿,其洪水重现期应确定为(  )。
  • A.20~10
  • B.50~20
  • C.100~50
  • D.200~100
  • 参考答案:C
  • 解析:对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的矿山企业,应根据其设计规模确定不同级别的防洪标准。工矿企业的等级和防洪参照《防洪标准》(GB 50201)的要求(表6-2-1)。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112140345626391913-fe68902dcaf7/1545579700.jpg" style="width:100%;"/> 
  • 9.【单选题】尾矿库应当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 A.1
  • B.2
  • C.3
  • D.4
  • 参考答案:C
  • 解析:《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尾矿库应当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 10.【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对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规定,下列对矿井安全出口和运输通信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中,不属于强制要求的是(  )。
  • A.每个矿井必须有3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
  • B.矿井通信设施可以有所不同但必须与外界相通
  • C.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
  • D.矿山运输设施必须能够安全正常运行并预防事故
  • 参考答案:A
  •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规定,每个矿井必须有2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矿山运输设施是保证矿山开采的运送传输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对于正常生产和预防事故必不可少。由于各类矿山的运输通信设施有所不同,法律对此的最低要求是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通信设施。
  • 11.【单选题】对矿区地表地下水进行长期动态观测,是为了掌握地下水动态特征,从而判断其与大气降水、地表水体以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下列对于地下水动态观测孔的布置一般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 A.根据观测目的,测网剖面不少于两条
  • B.每条剖面上的观测孔(井)要有3个以上
  • C.采矿边缘孔距开采边界80m以内
  • D.组成矿区观测网的观测剖面呈放射状布置
  • 参考答案:C
  • 解析:地下水动态观测孔的布置一般要求是:组成矿区观测网的观测剖面呈放射状布置;根据观测目的,测网剖面不少于两条;每条剖面上的观测孔(井)要有3个以上。剖面上观测孔可分为:采矿边缘孔(距开采边界50m以内)、中圈孔(勘探或设计所预测的疏干漏斗水力坡度发生转折的地段)、外圈孔(补给边界和影响边界附近)、安全监测孔(阻水构造、塌陷区、隔水边界)4类。
◆化工安全
  • 1.【单选题】下列关于吊装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不准让起吊的货物从人的头上、汽车和托盘车驾驶室上经过
  • B.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司索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不得各行其是
  • C.遇到5级及5级以上大风或大雪、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得从事露天作业
  • D.高空吊装体积较大的物件时,应捆绑拖拉绳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172-177 遇到6级及6级以上大风或大雪、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得从事露天作业,夜间工作需有良好的照明。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 2.【单选题】为了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制定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下列物质储存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划分全部为甲类是( )
  • A.己烷、戊烷、石脑油、醋酸甲酯、乙炔、氢、硫化氢
  • B.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硝酸铵、赛璐珞棉、樟脑油
  • C.黄磷、赤磷、五硫化二磷、三硫化二磷、冰醋酸、液氯
  • D.金属钾、钠、锂、钙、硝酸乙酯、氨气、一氧化碳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239-247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B选项错误:樟脑油属于乙类物质的储存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 C选项错误:冰醋酸、液氯属于乙类物质的储存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 D选项错误:氨气、一氧化碳属于乙类物质的储存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
  • 3.【单选题】以丙烯单体(无毒、爆炸极限按照2.5%~10.5%确定)为主的共聚改性能有效增进高分子材料的抗冲击性能、透明性和加工流动性,超压高压条件下的密封失效是主要的事故致因。针对设备定期检查中的工艺处置及操作要求,满足相关规定的是(  )。
  • A.丙烯浓度降低至0.5%及以下,方可进行焊接封堵作业
  • B.以氮气作为置换介质,将氮气的进气口设置在空间底部
  • C.大型立式设备依次分层取样,中部、顶部增设取样点
  • D.置换出的物质应排至火炬烧掉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96-98 丙烯浓度降低至0.2%及以下,方可进行焊接封堵作业;以氮气作为置换介质,将氮气的进气口设置在空间顶部;大型立式设备依次分层取样,中部、底部增设取样点。
  • 4.【单选题】下列关于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充装安全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化气体和液氨罐车内气体含氧量为2%及以上时严禁充装
  • B.罐车内残留介质质量不明时应试充装
  • C.充装时,槽车余压高的可接泄压管卸压
  • D.装车时必须使用铜质或铁质工具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336-340 A选项错误,液化气体和液氨罐车内气体含氧量超过3%时严禁充装。B选项错误,罐车内残留介质质量不明时,应事先进行妥善处理,使之符合充装要求,否则严禁充装。D选项错误,装车时不得使用铁质工具。
  • 5.【单选题】化工防火防爆可以从可燃物、助燃剂、点火源、工艺参数等几个方面人手。下列关于控制点火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该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风,最大频率风向为东北风,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布置在生产区的西侧,厂区边缘
  • B.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保持110 m的防火间距,与厂区内装置、储罐、设施保持100 m的防火间距
  • C.储存液化气体的固定储罐表面,无绝热措施时应涂以银灰色并设冷却喷淋设备
  • D.对摩擦或撞击能产生火花的两部分,应采用不同的金属制造
  • 参考答案:B
  • 解析:A选项正确,全厂性高架火炬应布置在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即西风的上风侧,生产区西侧。B选项错误,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工厂应保持不小于120 m的防火间距,与厂区内装置、储罐、设施保持不小于90 m的防火间距。C选项正确,储存液化气体和低沸点易燃液体的固定储罐表面,无绝热措施时应涂以银灰色,并设冷却喷淋设备,以便夏季防暑降温。D选项正确,对摩擦或撞击能产生火花的两部分,应采用不同的金属制造,如搅拌机和通风机的轴瓦或机翼采用有色金属制作;扳手等钢铁工具改成被铍青铜或防爆合金材料制作等。
  • 6.【单选题】作业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关于企业作业安全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施动火、动土、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 B.危险作业审批人员可通过视频检查确认后签发作业许可证
  • C.现场管理人员要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
  • D.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禁管理人员擅离现场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5-12 作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 ①建立危险作业许可制度: 企业要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 的规定建立并不断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②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 a.危险作业审批人员要在现场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和风险措施可控后签发作业许可证。B选项说法错误。 b.现场监护人员要熟悉作业范围内的工艺、设备和物料状态,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 C选项错误。 c.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禁监护人员擅离现场。D选项说法错误。
  • 7.【单选题】下列关于油气回收设施平面布置安全技术要求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油气回收装置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明火或火花散发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B.油气回收装置内部的设备应紧凑布置,且满足安装、操作及检修的要求
  • C.油气回收装置应设置能保证消防车辆顺利接近火灾场地的消防道路,消防道路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
  • D.油气回收装置宜布置在装车设施内或远离装车设施布置
  • 参考答案:D
  • 解析:本题考核知识点为油气回收设施安全技术要求。 A选项,油气回收装置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明火或火花散发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选项,油气回收装置内部的设备应紧凑布置,且满足安装、操作及检修的要求。 C选项,油气回收装置应设置能保证消防车辆顺利接近火灾场地的消防道路,消防道路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 m ,路面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 m ,道路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6m 。 D选项,油气回收装置宜布置在装车设施内或靠近装车设施布置。
  • 8.【单选题】聚合工艺的种类可按聚合方法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聚合方法分类的是(  )。
  • A.本体聚合
  • B.悬浮聚合
  • C.乳液聚合
  • D.氟化物聚合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70-72 聚合是一种或几种小分子化合物变成大分子化合物(也称高分子化合物或聚合物,通常分子量为1×10【sup|4】~1×10【sup|7】)的反应,涉及聚合反应的工艺过程为聚合工艺。聚合工艺的种类很多,按聚合方法可分为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等。 故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
  • 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汽车装卸作业最常见的事故的是(  )。
  • A.泄漏
  • B.倾覆
  • C.爆炸
  • D.中毒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344-345 本题考查的是装卸作业最常见的事故。装卸作业最常见的事故包括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所以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
  • 10.【单选题】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应对其浓度作检测分析,下列选项中,关于盛装和输送介质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上动火作业气体分析,其说法错误的是(  )。
  • A.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如有可燃物、电缆桥架、孔洞、害井、地沟、水封设施、污水井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
  • B.对于动火点周围 15 范围内有可能世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
  • C.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 4% 时,其被测放度应不大于 0.5%
  • D.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 4% 时,其被测放度应不大于 0.4%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143-150 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如有可燃物、电缆桥架、孔洞、害井、地沟、水封设施、污水井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动火点周围 15 范围内有可能世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对于受热分解可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应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防护措施。在盛装或输送过蒸汽、水、风等介质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上动火的,要尽量断开法兰或加装盲板,并进行设备、管线内部气体分析和环境气体化验分析,分析数据填人动火作业许可证中,分析单附在动火作业许可证的存根上,以备存查和落实防火措施。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 4% 时,其被测放度应不大于 0.5% (体积分数)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 4% 时,其被测放度应不大于 0.2% (体积分数)。 故本题说法错误的是D。
  • 11.【单选题】某发电厂因生产需要购入一批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氢气、液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上述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为(  )。
  • A.爆炸、易燃、毒害、放射性
  • B.爆炸、粉尘、腐蚀、放射性
  • C.爆炸、粉尘、毒害、腐蚀
  • 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1-2 氢气、液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些都是气体和液体,没有粉尘和放射性危害,由排除法可知,应选D。
◆金属冶炼安全
  • 1.【单选题】以下有关氧气、氮气和氩气安全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常温检查完成后,要用空气介质对整套系统进行降温,在低温下进行检漏
  • B.气压缩机运转正常后,逐步增加加工空气量,查看过滤室阻力是否正常
  • C.主塔精馏可实现氧氮分离
  • D.氮进入冷凝蒸发器的冷凝侧被液氧冷却变成液氮。一部分作为下塔回流液沿塔板流下,至下塔塔釜便得到含氧25%~40%的富氧液空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279-283 氧气、氮气和氩气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①检漏、裸冷。常温检查完成后,冷箱内装填绝热材料之前,要用空气介质对整套系统进行降温,在低温下进行检漏。 ②空气的吸入。空气压缩机运转正常后,逐步增加加工空气量,查看过滤室阻力是否正常。投入预冷系统和分子筛。 ③主塔精馏。主塔先将空气通过压缩、膨胀降温,直至空气液化,再利用氧、氮的汽化温度(沸点)不同来实现氧氮分离。 ④气、液体的取出。氮进入冷凝蒸发器的冷凝侧时,由于它的温度比蒸发侧液氧温度高,被液氧冷却变成液氮。一部分作为下塔回流液沿塔板流下,至下塔塔釜便得到含氧36%~40%的富氧液空。
  • 2.【单选题】立式磨煤系统是球团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下列关于立式磨煤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检查煤粉喷吹设备时使用铜质工具
  • B.开机前先启动排风机
  • C.磨煤机内着火时严禁打开入孔门进行灭火,向仓内喷入氮气或生料粉,立即将燃烧的煤粉排出以防爆炸
  • D.煤粉在煤仓中存放时间不允许超过8h,煤仓内煤粉温度要求小于90℃,应定期向煤仓内吹入氮气
  • 参考答案:C
  • 解析:立式磨煤系统燃气炉温度低于60℃时,检修人员方可进入;检查煤粉喷吹设备时,应使用铜质工具,故A选项正确。 立式磨煤机开机前,应检查煤粉仓、袋式收尘器易堵塞部位及输送设备内部有无煤粉及杂物;开机前应先启动排风机,将袋式收尘器及管道中可能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全部排出。B选项正确。 磨煤机内着火,立式磨煤系统应紧急停车,严禁打开仓顶各入孔门、观察孔等进行灭火,向仓内喷入氮气或生料粉,直到控制火情,严禁在未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轻易将燃烧的煤粉排出仓外,故C选项不正确。 煤粉在煤仓中存放时间不允许超过8h,煤仓内煤粉温度要求小于90℃,应定期向煤仓内吹入氮气,故D选项正确。
  • 3.【单选题】依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的规定,下列煤气事故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煤气设施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
  • B.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
  • C.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舱,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
  • D.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应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
  • 参考答案:A
  • 解析: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不应突然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 4.【单选题】未加防护罩的带式输送机,应在一些“部位”的机架两侧的设置钢制挡板,下列地点不属于该“部位”的是( )。
  • A.人工挑拣杂物处
  • B.通廊单侧人行通道的另一侧
  • C.起落输送带分流器
  • D.人工采样处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15-22 未加罩的带式输送机应在机架两侧的下列地点设置钢制挡板:人工挑拣杂物处,除铁器下需要人工拣出铁物处,起落输送带分流器及清扫溜槽处,人工跑盘及人工采样处,其他经常有人操作的地方。
  • 5.【单选题】湿式煤气柜安装完毕,应进行升降试验,升降试验应反复进行,并不得少于( )次。
  • A.1
  • B.2
  • C.3
  • D.4
  • 参考答案:B
  • 解析:湿式柜安装完毕,应进行升降试验,以检查各塔节升降是否灵活可靠,并测定每一个塔节升起或下降后的工作压力是否与设计的工作压力基本一致。有条件的企业可进行快速升降试验,升降速度可按1.0~1.5m/min进行。没有条件的企业可只做快速下降试验。升降试验应反复进行,并不得少于2次。
  • 6.【单选题】下列熟料窑安全防范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熟料窑新换耐火砖点火烘窑时,应关闭窑尾立烟道门
  • B.熟料窑点火时现场人员应站在窑口正面稍远距离,观察窑内情况
  • C.捣下料口时,不应正面对着工具或把工具抱在怀里
  • D.打窑圈时,打圈作业人应站在窑圈正下方作业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317-320 熟料窑新换耐火砖点火烘窑时,应打开窑尾立烟道门,防止煤粉在电收尘系统积存燃烧、爆炸,防止大量水分进入电收尘影响送电。 熟料窑点火时现场人员严禁站在窑口正面,应站在窑头两侧,冷却机、电收尘及喷枪平台不应有人。 在捣料过程中,不应正面对着工具或把工具抱在怀里。 喷煤时摇头不应站人或通过,防止回火伤人。 打窑圈时,应当设置监护人员,打圈作业人不得站在窑圈正下方作业。
  • 7.【单选题】焦炉煤气输送、净化和化工产品回收过程中涉及大量易燃易爆物质,生产环境多处于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关于焦炉煤气净化及化工产品回收区域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气鼓风机室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爆炸危险环境区域为2区
  • B.冷凝泵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爆炸危险环境区域为1区
  • C.苯洗涤泵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爆炸危险环境区域为2区
  • D.粗苯产品回流泵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爆炸危险环境区域为1区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69-74 煤气净化区域主要生产场所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见下表。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613163756073524977-80fba9806a08/table_64000.png" style="width:100%;"/><img src="/upload/paperimg/20240613163756073524977-80fba9806a08/table_64201.png" style="width:100%;"/>A选项错误,煤气鼓风机室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爆炸危险环境区域为1区。 B选项错误,冷凝泵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爆炸危险环境区域为2区。 C选项正确,苯洗涤泵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爆炸危险环境区域为2区。 D选项错误,粗苯产品回流泵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爆炸危险环境区域为1区。
  • 8.【单选题】根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规定,关于架空煤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严禁煤气管道与燃油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
  • B.与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共架敷设时,煤气管道应架设在上方
  • C.油管和氧气管宜分别敷设在煤气管道的下方
  • D.其他管道架设在管径大于或等于1200 mm的煤气管道上时,管道上面严禁设置通行道
  • 参考答案:B
  • 解析: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气体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250 mm。油管和氧气管宜分别敷设在煤气管道的两侧。其他管道架设在管径大于或等于1200 mm的煤气管道上时,管道上面宜预留600 mm的通行道。
  • 9.【单选题】下列关于热风炉由燃烧转为送风的换炉操作程序,排序正确的是( )。
  • A.关煤气闸板→关煤气调节阀→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燃烧闸板→关烟道阀
  • B.关煤气调节阀→关煤气闸板→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燃烧闸板→关烟道阀
  • C.关煤气闸板→关煤气调节阀→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烟道阀→关燃烧闸板
  • D.关煤气调节阀→关煤气闸板→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烟道阀→关燃烧闸板
  • 参考答案:B
  • 解析:教材页码:P121-125 停止燃烧:关煤气调节阀→关煤气闸板→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燃烧闸板→关烟道阀。
  • 10.【单选题】在冶金炉内使铁水中的杂质氧化,并加入合金元素的过程,称之为( )。
  • A.烧结
  • B.球团
  • C.炼铁
  • D.炼钢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2-3 炼钢是将熔融铁水、废钢、溶剂(石灰、石灰石、萤石等)放入炼钢炉(主要是转炉和电炉)内,使铁水中的杂质元素氧化,并加入合金元素的过程。
  • 11.【单选题】氧化铝生产设备、设施主要有固体输送设备、流体输送设备、磨矿及分级设备、煅烧设备、液固分离设备、压力容器、起重设备、除尘设备、其他相关设施等。氧化铝生产设备中的除尘设备主要包括三类,下列不属于这三类的除尘设备是( )。
  • A.旋风除尘器
  • B.静电除尘器
  • C.布袋除尘器
  • D.活性炭除尘器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309-310 氧化铝生产中常用的除尘设备有旋风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
◆建筑施工安全
  • 1.【单选题】起重吊装作业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根据《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GJ276),关于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要求,正确的是( )
  • A.吊装屋架时,绑扎点应设置在节点上
  • B.吊装钢梁时,应在构件一端绑扎溜绳
  • C.竖直吊装构件时,吊点应略低于构件的重心
  • D.采用双机抬吊时,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90%
  • 参考答案:A
  • 解析:教材页码:P45-48 根据《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5.1.5吊点设置和构件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C选项错误,当绑扎竖直吊升的构件时,绑扎点位置应略高于构件重心。 A选项正确,当绑扎水平吊升的构件时,屋架绑扎点宜在节点上或靠近节点。 B选项错误,高空吊装屋架、梁和采用斜吊绑扎吊装柱时,应在构件两端绑扎溜绳,由操作人员控制构件的平衡和稳定。 D选项错误,3.0.15当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两机应协调工作,起吊的速度应平稳缓慢。
  • 2.【单选题】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当安全防护棚下有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至少应为( )。
  • A.2.50m
  • B.3.00m
  • C.3.50m
  • D.4.00m
  • 参考答案:D
  • 解析: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当安全防护棚下有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不应小于4m。
  • 3.【单选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下列不属于培训内容的是( )。
  • A.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危险有害因素
  • B.有限空间管理
  • C.个人防护用品等的正确维修
  • D.应急处置措施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240-241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知识。 B选项正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A选项正确,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C选项错误,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装备的正确使用。 D选项正确,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 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条件开展培训的,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 4.【单选题】悬挑式钢平台是目前建筑施工用于转运建筑材料的一种平台,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效率高。悬挑式钢平台应采用木板满铺,木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
  • A.30 mm
  • B.40 mm
  • C.50 mm
  • D.60 mm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98-99 悬挑式操作平台应采用型钢做主梁与次梁,满铺厚度不应小于50 mm的木板或同等强度的其他材料,并应采用螺栓与型钢固定。
  • 5.【单选题】下列关于装修、装饰工程中涉及的一些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
  • B.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
  • C.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 D.动火证当日有效,动火地点变换,当日无须重新办理
  • 参考答案:D
  • 解析:动火证当日有效,动火地点变换,要重新办理。
  • 6.【单选题】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简称危大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其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还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下列工程中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的是( )。
  • A.搭设高度为7m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 B.搭设高度为45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 C.开挖深度为18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 D.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 参考答案:C
  • 解析: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①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工程;②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③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以上。 (3)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4)脚手架工程。①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②提升高度在150m及以上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③分段架体搭设高度20m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5)其他。①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②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③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④水下作业工程;⑤重量1000kN及以上的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
  • 7.【单选题】安全网可分为平网和立网两类。下列关于安全网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采用平网防护时,因施工需要可以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 B.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密度应为20cm×20cm面积上大于或等于2000目
  • C.高层外装饰施工支设的首层安全平网,应采用附加钢丝绳的缓冲安全措施
  • D.密目式安全立网搭设时,每个开眼环扣应穿入系绳,系绳应绑扎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750mm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103-106 A选项:采用平网防护时,严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B选项: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密度应为10cm×10cm面积上大于或等于2000目。 C选项:高层外装饰施工支设的首层安全平网,应采用附加钢丝绳的缓冲安全措施。 D选项:密目式安全立网搭设时,每个开眼环扣应穿入系绳,系绳应绑扎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450mm。
  • 8.【单选题】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 V/380 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遵守以下三项基本用电原则:①采用三级配电系统;②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③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下列关于二级漏电保护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二级漏电装置
  • B.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二级漏电装置
  • C.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二级漏电装置
  • D.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只可设置在总路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68-69 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是指在施工现场基本供配电系统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首、末二级配电装置中,设置漏电保护器,其中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可以设置在总路,也可设置在支路。 故选择C选项。
  • 9.【单选题】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时,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
  • A.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建筑起重机械的文件和资料
  • B.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 C.对检查中发现的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
  • D.重大生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依据《生产安全法》开具罚单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45-48 A选项正确,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建筑起重机械的文件和资料。 B选项正确,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C选项正确,对检查中发现的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 D选项错误,重大生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或暂时停止施工。而不是开具罚单。
  • 10.【单选题】关于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空气湿度小于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但不能选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 B.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但不能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 C.狭窄场所必须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操作过程中,应有专人在外面监护
  • D.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性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 参考答案:D
  • 解析:教材页码:P80-83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要求: (1)空气湿度小于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手持电动工具(A选项错误),相关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2)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B选项错误)。 (3)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C选项错误),其开关箱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狭窄场所外面,并连接PE线。操作过程中,应有专人在外面监护。 (4)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性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D选项正确)。
  • 11.【单选题】按照规范的要求,由总配电箱(一级箱)或配电室的配电柜开始,依次经由分配电箱(二级箱)、开关箱(三级箱)到用电设备,经过三个层次逐级配送电力的系统就是三级配电系统。下列关于三级配电系统使用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 B.总配电箱(配电柜)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分配电箱配电;每一分路也可分支支接若干分配电箱
  • C.总配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合置共箱配电,动力与照明必须分路配电,总配电箱的分路应动、照分设,设置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
  • D.从三级开关箱向用电设备配电不得分路,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其独立专用的开关箱
  • 参考答案:C
  • 解析:教材页码:P65-68 在实施三级配电系统时,应遵循分级分路、动照分设、压缩配电间距的原则: (1)从一级总配电箱(配电柜)向二级分配电箱配电可以分路。即总配电箱(配电柜)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分配电箱配电;每一分路也可分支支接若干分配电箱。B选项正确。 (2)从二级分配电箱向三级开关箱配电,一个分配电箱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开关箱配电,每一分路也可以支接或链接若干开关箱,但链接线路的总长度不得超过30m。 (3)从三级开关箱向用电设备配电不得分路,实行“一机一闸”制,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其独立专用的开关箱,每一开关箱只能连接控制一台与其相关的用电设备,每一照明开关箱的容量不超过30A负荷的照明器。D选项正确。 (4)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合置共箱配电,动力与照明必须分路配电,分配电箱的分路应动照分设,设置动力开关箱和照明开关箱。C选项错误。 (5)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之间,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压缩配电间距有如下要求: ①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场所; ②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A选项正确。 ③开关箱与其供电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m。
◆道路运输安全
  • 1.【单选题】车辆安全管理是车站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下列不属于车辆安全管理内容的是(  )。
  • A.车辆安全例行检查
  • B.报班管理
  • C.应班管理
  • D.客车进站检查
  • 参考答案:D
  • 解析:车辆安全管理内容包括: ①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在车辆管理方面,汽车客运站应当建立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制度。 ②报班管理:汽车客运站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配备汽车安全检查台,对报班的运营客车进行安全检查。 ③应班管理:汽车客运站对运营车辆应进行应班管理,保证运营车辆手续齐备,车况良好,并保证客运站发车正班率、正点率符合标准。 ④客车出站检查:等级汽车客运站应按照相关规定,对营运客车出站进行检查。
  • 2.【单选题】通过视频分析技术,驾驶人驾驶行为分析装置应实现的功能是( )。
  • A.判断驾驶人是否生理疲劳,准确度大于或等于95%
  • B.判断驾驶人是否生理疲劳,准确度大于或等于90%
  • C.判断车辆是否按规定车道行驶,准确度大于或等于98%
  • D.判断车辆是否按规定车道行驶,准确度大于或等于95%
  • 参考答案:B
  • 解析:驾驶人驾驶行为分析装置应实现以下功能: (1)通过视频分析技术,判断驾驶人是否生理疲劳,准确度大于或等于90%。 (2)通过视频分析技术,判断车辆是否按规定车道行驶,准确度大于或等于90% 。 (3)根据异常驾驶行为参数设置,实现异常驾驶行为报警功能。
  • 3.【单选题】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定期到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综合性能检测。以下关于道路运输车辆检测的内容,正确的是(  )。
  • A.普通货物运输车辆自首次经国家机动车辆注册登记主管部门登记注册,每12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评定
  • B.普通货物运输车辆自首次经国家机动车辆注册登记主管部门登记注册,每6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评定
  • C.普通货车超过10年的,每年检验一次
  • D.普通货车10年以内每6个月检验一次
  • 参考答案:A
  • 解析: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定期到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综合性能检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自首次经国家机动车辆注册登记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每12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评定。自2018年起,货车的综合性能检测、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统一的检验检测周期,即“两检合一”的统一检验周期:普通货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一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一次,具体以该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周期时间为准。
  • 4.【单选题】汽车客运站是客运车辆和旅客集散的场所,下列不属于按照车站位置和特点分类的是(  )。
  • A.枢纽站
  • B.国际站
  • C.招呼站
  • D.港湾站
  • 参考答案:D
  • 解析:汽车客运站按车站位置和特点可分为:枢纽站、国际站、旅游站、便捷站、招呼站。
  • 5.【单选题】道路运输的特点不包括(  )。
  •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 B.可实现直达运输
  • C.运量大,综合成本较低
  • D.原始投资少,技术要求低
  • 参考答案:C
  • 解析:道路运输特点包括: ①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以随时、随地、随量地参与运输。 ②可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这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 ③道路运输是一种全民皆可利用的运输方式,因此,具有公用开放性。 ④原始投资少,技术要求低。 ⑤单车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⑥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平均运距是最短的,运行持续性较差。 ⑦由于运输环境比较复杂,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安全性较低,环境污染较大。
  • 6.【单选题】货运场站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依据有关规定按照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 )的比例提取。
  • A .0.5%
  • B .0.8%
  • C . 1%
  • D . 1.5%
  • 参考答案:C
  • 解析: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1)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 (2)客运业务、管道运输、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本题未涉及特殊货运业务,故按普通货运业务进行安全生产资金提取。
  • 7.【单选题】驾驶员寻找驾驶规律、总结安全行驶方法等,这种情感会推动其进一步思考、总结规律, 从而更有效地完成驾驶任务,提升安全性。是指情感中的( )
  • A.道德感
  • B.理智感
  • C.美感
  • D.总结
  • 参考答案:B
  • 解析:理智感。是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感。驾驶员在完成驾驶任务的活动中会引起一系列深刻的情感体验, 例如寻找驾驶规律、总结安全行驶方法等,、这种情感会推动其进一步思考、总结规律, 从而更有效地完成驾驶任务,提升安全性。
  • 8.【单选题】利用图纸、沙盘等辅助手段,依据应急预案进行交互式讨论或模拟应急状态下应急行动的演练活动属于( )
  • A.风险预警
  • B.现场演练
  • C.应急响应
  • D.桌面演练
  • 参考答案:D
  • 解析:可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1)现场演练:选择(或模拟)道路运输、车辆维修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车辆、设备、设施、装置或道路等场所,设定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演练活动。(2)桌面演练:针对事故情景,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视频等辅助手段,依据应急预案而进行交互式讨论或模拟应急状态下应急行动的演练活动。
  • 9.【单选题】注意的时间特征是指( )
  • A.注意的范围
  • B.注意的分配
  • C.注意的几种
  • D.注意的稳定性
  • 参考答案:D
  •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注意力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 10.【单选题】在没有路灯、照明不良的道路上行驶,速度超过30km/h时,开启远光灯:遇( )情况时改用近光灯。
  • A.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
  • B.掉头、转弯、下陡坡时
  • C.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
  • D.遇雾,能见度在50m以内时
  • 参考答案:A
  • 解析:在没有路灯、照明不良的道路上行驶,速度超过30km/h时,开启远光灯:遇以下情况时改用近光灯: 1.与同车道前车的距离小于50m时: 2.与相对方向来车的距离小于150m时: 3.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
  • 11.【单选题】道路运输是指在道路上使用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将旅客或货物按照一定的方向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下列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道路运输行业风险低
  • B.危险品运输车辆事故极易导致群死群伤
  • C.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环境复杂
  • D.大型客车是导致运输事故的主要车型
  • 参考答案:B
  • 解析:道路运输安全特点包括: ①道路运输行业风险高; ②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是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大型货车是导致运输事故的主要车型; ④“两客一危”车辆是发生群死群伤恶性道路运输事故的主要车辆; ⑤开放动态的工作环境增加了道路运输安全的管理难度。
◆其他安全
  • 1.【单选题】为保护使用者与设备的安全,电气线路宜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下列关于电气线路敷设安全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当可燃物质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 B.电气线路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墙外敷设
  • C.架空电力线路严禁跨越爆炸性气体环境,架空线路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 D.在1区内电缆线路严禁有中间接头
  • 参考答案:A
  • 解析:电气线路宜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当可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宜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选项A错误 选项BCD说法均正确。
  • 2.【单选题】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来自( )。
  • A.物质危险性
  • B.油相材料的配制
  • C.装药包装的结构
  • D.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 参考答案:A
  • 解析: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来自物质危险性,如生产过程中的高温、撞击摩擦、电气和静电火花、雷电引起的危险性。
  • 3.【单选题】压力管道上装设的压力表必须与使用介质相适应。低压管道使用的压力表精度应当不低于______,中压、高压管道使用的压力表精度应当不低于______。( )
  • A.1.5级;2.5级
  • B.2.5级;1.5级
  • C.2.5级;3.5级
  • D.3.5级;1.5级
  • 参考答案:B
  • 解析:压力管道上装设的压力表必须与使用介质相适应。低压管道使用的压力表精度应当不低于2.5级,中压、高压管道使用的压力表精度应当不低于1.5级。压力管道上使用的温度计,主要用于测量介质的温度。其选用、装设等要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的要求。
  • 4.【单选题】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过程按顺序排列是( )。
  • A.初起期、燃烧期、最盛期、减弱至熄灭期
  • B.初起期、燃烧期、发展期、减弱至熄灭期
  • C.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至熄灭期
  • D.初起期、最盛期、燃烧期、减弱至熄灭期
  • 参考答案:C
  • 解析:通过对大量的火灾事故的研究分析得出,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至熄灭期。 综上,本题应选C。
  • 5.【单选题】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车工甲,1年半前调整到该厂浇铸车间从事浇铸工作,现又调回机加工车间做车工。甲应重新接受(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A.厂级、车间级
  • B.车间级、班组级
  • C.厂级、班组级
  • D.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 参考答案:B
  •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七条  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 6.【单选题】由于铸造车间的工伤事故较其他车间为多,因此,需从工艺要求、建筑要求、除尘等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下列有关除尘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 A.冲天炉的排烟净化设备宜采用干式高效除尘器
  • B.电弧炉的烟气净化宜采用机械排烟净化设备
  • C.直接给料落差小于1m时,颚式破碎机上部可只做密闭罩而不排风
  • D.颚式破碎机上部有排风,下部可不再设置排风
  • 参考答案:C
  • 解析:电弧炉的烟气净化设备宜采用干式高效除尘器。冲天炉的排烟净化宜采用机械排烟净化设备,包括高效旋风除尘器、颗粒层除尘器、电除尘器。选项AB错误 颚式破碎机上部,直接给料,落差小于1m时,可只做密闭罩而不排风。不论上部有无排风,当下部落差大于或等于1m时,下部均应设置排风密封罩。球磨机的旋转滚筒应设在全密闭罩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 7.【单选题】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称为( )。
  • A.扩散燃烧
  • B.集聚燃烧
  • C.混合性燃烧
  • D.热解燃烧
  • 参考答案:A
  • 解析:扩散燃烧。可燃气体(氢、甲烷、乙炔以及苯、酒精、汽油蒸气等)从管道、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边缘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 8.【不定项题】根据《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丙使用电焊机作业时,应佩戴的个体防护装备有( )。
  • A.绝缘手套
  • B.护目镜
  • C.阻燃工作服
  • D.焊接防护鞋
  • E.纱布口罩
  • 参考答案:CD
  • 解析:教材页码:P0 丙使用电焊机作业时,应佩戴的个体防护装备焊接手套、焊接面罩、焊接防护服、焊接防护鞋。纱布口罩不能防细小尘毒。A、B、E三个选项可以被排除掉; 对于焊接作业人员丙的躯干防护正常应选用焊接防护服,但考虑到该题是多选题(至少要有两个正确选项),阻燃工作服〈用于作业人员从事有明火、散发火花、在熔融金属附近操作有辐射热和对流热的场合和在有易燃物质并有着火危险的场所穿用,在接触火焰及炽热物体后,一定时间内能阻止本身被点燃、有焰燃烧和阴燃〉是相对符合题意的,C和D选项为该题最符合题意的。
  • 9.【单选题】有关专用机动车辆工作装置检验的内容中描述错误的是( )。
  • A.货叉架下降速度不得超速。货叉自然下滑量不大于100mm
  • B.门架(或货叉)倾角的自然变化量不大于2°
  • C.货叉两叉尖应该等高,两叉尖高度差不得超过水平段长度的3%
  • D.货叉水平段和垂直的厚度不得小于原值的80%及以下
  • 参考答案:D
  • 解析:货叉架下降速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600mm/s。货叉自然下滑量不大于100mm,门架(或货叉)倾角的自然变化量不大于2度。货叉两叉尖应该等高,两叉尖高度差不得超过水平段长度的3%。货叉由于使用磨损,货叉水平段和垂直的厚度不得小于原值的90%及以下。
  • 10.【单选题】已知某混合气体中甲烷占60%,乙烷20%,丙烷20%,各组分相应的爆炸下限分别为5%、3.22%和2.37%,则该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为( )%。
  • A.2.57
  • B.2.75
  • C.3.22
  • D.3.75
  • 参考答案:D
  • 解析:爆炸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 <img src="/upload/paperimg/202109181503200779208d3-7516e75a4156/1457330701.png" style="width:100%;"/> 
  • 11.【单选题】 企业开展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性辨识,可以从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以下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生产工艺类别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 A.紧急集合点位于工艺区下风向
  • B.反应釜未设置压力联锁装置
  • C.库区耐火等级与储存货物不匹配
  • D.控制室与工艺区靠太近
  • 参考答案:B
  • 解析:生产工艺类别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包括: ①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 ②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 ③在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 ④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 ⑤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 ⑥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 AD两项,紧急集合点位于工艺区下风向、控制室与工艺区靠太近属于从总平面布置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C项,库区耐火等级与储存货物不匹配属于从建(构)筑物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

开始使用考试100通关考题

考试100APP考证通关大杀器,试题全面,错题重做,离线答题,随时随地更随心

还没注册?注册

扫码下载APP
扫码关注公众号
小程序刷题
电  话:0755-26506094
企业邮箱:kaoshi100@wunding.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紫光信息港C座8楼
版权所有©2013-2025 深圳市考试一百资讯有限公司(kaoshi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55065号-1